相對于其他項目,財政項目的審計比較嚴格,每個節點都需要按照既定的規程走。本次內部培訓,由造價員黃靖主講,他跟同事們分享的是《臺州市黃巖區325省道與新江路路口安全設施工程》項目審計過程中如何發現疑問、如何解決問題的感想和體會。
“首先是工程量的問題”,小黃介紹說。在拿到任務之后,小黃首先詳細檢查施工單位提供的計算稿、圖紙、合同等資料,結果發現結算書里有“波形護欄部分”,但是竣工圖上并沒有畫出,也沒有簽證單。小黃立即采取了如下措施:一,給業主發工作函,告知情況;二,去現場實地考察,確認波形護欄部分是由施工方做的;三,將所有問題形成文字交予業主,并通過業主讓施工方補充竣工圖紙;四,把波形護欄算給施工單位。
“波形護欄”是弄清楚了,但緊接著遇到的是價格問題。“因為合同為固定單價,波形護欄部分是后增的,那么這個價格應該由施工方與業主雙方協商才可計算。”最后,幾經商議后,價格問題也解決了。
“因為是第一次做財政項目,對于財政的流程不了解,給完成項目帶來很大困惑和很多麻煩。”小黃多次咨詢業內人士,終于弄明白了整個登記程序。首先是所有資料必須上傳到指定的網站,并且必須通過電腦IE瀏覽器上傳。其次,財政的項目登記需要做造價指標,這個項目的標線單位是用m還是m2呢?小黃感覺把握不定,于是跟同事小金、小余討論,同時參考之前做過的道路項目,最后確定用m。第三,在上傳網站之前,必須將審好的資料給業主和施工方審核并得到他們的同意。第四,所有審好的資料上傳網站后才可歸檔;若是小額項目須經業主確認是否需要財政審核,不需要的可由業主直接歸檔。第五,做完網上歸檔,提交業主確認后,將報告書、回訪單等資料寄給業主,把電子版資料給公司財務留檔。經過這幾個步驟,這個項目就算是基本完成啦。
“做完《臺州市黃巖區325省道與新江路路口安全設施工程》這個財政項目,我深深體會到,我們做工程造價工作,要牢固樹立‘于無疑處尋疑,在有疑處究底’的理念。在項目開始前就要尋找疑問點,把可能的失誤扼殺在搖籃中;在項目進行中要善于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,絕不可稀里糊涂草率了事;在項目完成后要及時總結,積累經驗與人分享。要不斷地向同行學習,向書本學習,促使自己不斷進步,成長為合格的造價員。”
黃靖的講解,彌補了公司財政項目工作經驗的空白。他的發言,主題突出,條例清晰,表述準確,贏得了同事們熱烈的掌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