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了解決工程審核中出現的實際問題,提高工作質量,提升員工素質,更好地服務客戶,浙江廣通工程咨詢有限公司臺州椒江分公司,今年上半年展開了一系列問題分析活動。通過輪流講課的方式,解剖“麻雀”,分析問題癥結,在討論、交流、分享中,碰撞思想火花,尋找解決辦法,共同提高業務水平。
一、2023年2月10日,潘文強《關于XXX結算審核過程的問題思考》
在完成這個項目的過程中,我在套用定額時犯了一個嚴重的錯誤。送審綜合腳手架子目為檐高20m以內,圖紙檐高只有11.9m,未超過20m,應按綜合腳手架檐高13m以內套取。但是我對定額規則不熟悉,就按照20m以內去套取。定額規則,是完成規定計量單位分項工程計價的人工、材料、施工機械臺班消耗量的標準,是我們編制工程造價的依據。我們做工程審核的,一定要對定額規則爛熟于心。除了做項目的時候仔細仔細再仔細之外,更要注重平時的積累,要把定額書讀進腦子里去。
二、2023年2月17日,顏鶯鶯《關于XXX結算審核過程應注意的問題》
作為安裝專業的造價人員,必須十分重視現場勘查。這個項目我們雖然去過現場,但是沒有進行細致的逐項審查。在審核過程中發現問題后,也只是詢問了施工單位,對于施工單位答復后的存疑,未作進一步深究或者進行二次勘查,因此就出現了漏算現象。這件事告訴我們,有問題必須深究到底,耳聽為虛眼見為實,尊重客觀事實,這是我們造價員必備的職業素養。
三、2023年2月24日,應晨暉《關于XXX結算審核的錯誤分析》
通過做這個項目的結算審核,我對如何審讀圖紙有了基本的認識和了解。首先要詳細比對紙質版與電子版竣工圖,若兩圖有差異,一定要找設計單位確認。讀圖時,總說明與各平面圖都得一字不漏地研究,絕對不可以疏忽哪怕是細小的地方。審核過程中,需要特別關注聯系單和圖紙會審等改動的地方。要想讓你的造價表得出準確的數字,認真仔細讀圖審圖是第一步。
四、2023年3月3日,吳沉涵《關于XXX工程補充合同分析總結》
在任何工程建設中,工程建設合同是必不可少的。合同作為我們結算審核的重要依據,準確的理解合同條款,是開展工作的前提之一。本項目中,合同中有一些特別約定,比如“豎直通道電纜敷設”定額,其對應工程量不包括豎井外部工程量;排污泵調試費按電機調試定額15%計取,不計其他費用。還有一些約定比較復雜,比如:裝修的住戶內工程,按固定完全單價結算;其余部分按浙江省預算定額(2010版)計價模式計算,下浮9.5%。遇到這些特別約定一定要十分仔細。有些時候,業主不按合同來,只是口頭作了變更,這時候,我們需要業主出示書面確認函(單)且蓋章。
五、2023年3月10日,胡逸康《聯系單淺析》
在工程預結算工作中,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聯系單,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具體分析,以合同為依據,分析聯系單形成的原因,按照合同原則確定各項單價,排除重復內容,形成最終的結算價格。細心、探索,才是工作之本。
六、2023年3月17日,余佳杰《工作過程中的問題分享》
坐在辦公室局限性非常大,都是問題來找我們,所以我們非常被動。我們要多出去交流交流,跟業主溝通,跟同行切磋,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去發現問題,分析問題,解決問題,那么以后同樣的問題在其他人那里是難題,在我們這里就不是事了。
七、2023年4月7日,周志杰《XXX項目分析》
我們做結算審核項目時,可以從送審套價出發,從套價中發現問題,梳理問題,就能有目的的、有條理的去看現場,從而有依據的去審核。項目進行中要多與業主溝通,了解施工階段情況,明確審核界面,是否存在業主自理等情況,避免出現由于不明所以而錯算漏算等現象。
八、2023年4月21日,朱國強《EPC施工總承包合同探討——以XXX項目為例》
無論是招標代理還是工程咨詢人員,都應充分了解施工合同的各組成部分和合同解釋的優先順序。招標代理人員草擬施工合同時,要充分了解施工圖和施工圖預算書內容以及招標人的合理要求。合同里條款要約定清楚,尤其對施工風險范圍內和風險范圍以外的條件約定要表述清晰。工程咨詢人員要充分理解發包人和承包人雙方的責權利,對施工合同約定的計價方式要清楚,要清楚費用計取的界限及依據,尤其要清楚計量依據和法律法規的規定。平時一定記得多儲備合同的知識及相關法規規定,特別留意政策性的變動。
九、2023年4月28日,顧薔薇《XXX項目感悟》
這個項目的詢價比較曲折,業主剛開始給我的設備參考品牌,檔次參差不齊。于是中間商提出修改品牌,我把中間商的意見轉達給業主。關于選用哪種設備,不是業主跟中間商直接對接,作為第三方的我們,在反復轉述的過程中,業主和中間商或者一方回復不及時,或者中間有了一些誤會,結果導致了很長時間無法確定設備,嚴重影響了項目進程。這個事情告訴我們,作為造價咨詢人員,必須要有出色的溝通能力。第一,溝通需及時;二,語言表達要清晰明了;第三,要學會洞悉人心。
十、2023年6月2日,胡佳妮《XXX項目感悟》
一個比較大的項目,分成幾個獨立標段由不同的人分別承擔,這是我們常用的工作方式。這時候,首先必須要統一套價。此項目中,由于我們三個人事先沒有商量,有人參照浙江信息價,有人參照臺州信息價,結果得出不一樣的結論。有些時候,同一種材料有多個可以借鑒參考的信息價,也應該統一起來,不能各干各的,不然,會造成混亂。各自完成自己的任務后,互相交換檢查復核,可以及時發現問題,降低錯誤率。
每個人的經歷不同,看問題的角度不同,解決問題的方法就不同,讓更多的人參與,相互借力,同一個問題就會有多種不同的解決方法。
討論猶如礪石,思想好比鋒刃,兩相砥礪將使思想更加鋒利。